close
河南,歷史悠久,有著很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。其中,有那麼一座千年古鎮,過去住在這裡的人大多是燒窯的,歷史上一直是重要的鈞瓷生產地,四次皇封更是聲名顯赫,但是很多人可能連名字都不會唸,如今它卻很火!

活著的神垕古鎮!窯火千年不熄,為老街注入嶄新活力
神垕古鎮,位於河南許昌禹州境內,早在夏商時期就有人類居住,從事農耕和冶陶。因製瓷歷史源遠流傳、窯火千年不熄,而有“活著的古鎮”美譽。

在唐代,這裡原本只是一個無名的小山村,自出現鈞瓷以來,先後四次受皇封“神垕”,宋始建神垕店,明重建神垕鎮。現在,保留比較完整的明清古街來修復,成了神垕古鎮景區。

據介紹,“垕”字音ㄏㄡˋ,為后與土兩字組成,寓意著“君王之口、鈞瓷之土”,可見神垕鈞瓷的尊貴與重視。

而歷史上流行一首民謠“進入神垕山,七里長街觀。七十二座窯,煙火遮邊天。客商遍地走,日進斗金錢”,說明了當時神垕的發展與繁盛。



為了軍事防禦和抵擋匪患,神垕古鎮由五座古寨組成,依次為鄧禹寨、天保寨、望嵩寨、怡園寨、威遠寨,固如城牆。


而寨與寨之間,留下不少的文物古蹟,反映了神垕古鎮的前世今生。


從神垕老街遊客中心往老街,可換乘接駁車或步行前往

路邊的地攤幾乎都是賣各種鈞瓷、瓷器


此外,神垕古玩城,聽說每周一、周二開市,吸引許多外地古玩家來這掏寶

騶虞橋連接騶虞河(肖河)東西岸的望嵩寨、天保寨,過了望嵩寨門,就是神垕老街

老街,俗稱“七里長街”,街道貫穿東西,兩側一排排的店鋪、民居、胡同,沿街還有伯靈翁廟、炮樓、陶瓷官署、義泰昌等文物古蹟。


伯靈翁廟,是神垕製瓷人的重要信仰,每次燒窯前,都要祭拜窯神,也稱大廟、窯神廟。

結合山門與戲樓的廟門設計,外觀是廟門,廟內戲樓正對窯神殿。

窯神廟,供奉著製陶業祖師"山土大王"舜帝,窯神孫臏(字伯靈)、火神金火聖母

瓷商晉商信奉的關帝廟,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(1750年4月),廟內供奉關帝夜讀春秋的坐像,其戲樓與伯靈翁廟的戲樓為東西呼應。


陶瓷官署,是明清兩朝主管陶瓷產業的正六品官辦公與居住的場所,分為東西兩院,西院是官衙,東院是府邸,兩院相通。


走進東院,院內有一座三間五層樓的鋼叉樓,是當時老街最高的建築,在當時是為了抵禦匪患和避難。

大炮樓座落老街中心的制高點,在炮樓上設有暸望台和射擊孔。而鎮安兩字,取自興鎮安民之意,也表達了古時馬匪猖獗,神垕人對自己生長的一方熱土平安繁榮。

炮樓下四條較高的通道,是為了方便貨物運輸的馬車通行特意建造。

同慎德,原舊址為老醫院,是60年代為了滿足神垕鎮國營鈞瓷的工人就醫,對原有舊宅院改建而成,與老電影院為同時期建築。


盧鈞窯,創始1879年,以現代鈞瓷復修宋鈞工藝。原舊址為義興公商號(又稱裕興公),是明清時期晉商窯貨商號。

走進盧鈞窯,通過現場製作過程,直觀了解了鈞瓷製作的過程。


神垕書畫院,原為清代山西晉商義泰昌的西院,院落坐南朝北,前為店鋪,後為堂寢居室。

之所以稱書院,是唐宋明清時出現的一種私塾,神垕書畫苑,就是當時晉商開辦的族學書院,供讀書啟蒙非書店,傳承至今有三百餘年的歷史。

趙志儒先生,為現書院的院長,如果想找個地方靜心,不妨來這裡讀書、喝茶、話家常!

想找有口碑的古鎮美食,街坊口中的「建業大食堂」,環境不錯,味道也是很不錯的,你可以在這裡大快朵頤!




神垕古鎮景區
開放時間:淡季09:00-17:00(11月至次年3月)、旺季09:00-18:30(4月至10月)
更多河南景點
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歡迎大家按讚加入臉書粉絲團,給傑瑞一個大大的鼓勵吧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