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金門的摩西分海,一直以來並非神話,而是海上農夫的絲路、潮間帶的生態步道,現在,更成了遊客必追的網紅秘境,出發前,掌握潮汐的時間,還能縮時攝影捕捉分海的瞬間!

金門建功嶼摩西分海│每日限時開放海上最美一條路,通往遠眺廈門的前哨站
建功嶼,位於金城鎮南門浯江溪出海口,為大小金門間的衛哨,入口就設在延平郡王祠右前方的下坡處,非右前方的觀景平台,沿途行經紅樹林潮間帶,為每年冬季賞鳥勝地。

漲潮時,與金門本島隔海相望,美似海上明珠,舊稱為珠嶼,但清末民初時,曾把痲瘋病人移入島內,也被在地人俗稱「痲瘋島」,現在,海面上的石板步道,成了遊客心目中必追的熱門景點。

不過,想親身體驗金門版摩西分海,就得先看好每日潮汐時間表,退潮時,可以縮時攝影拍下分海,乾潮時,就愛怎麼拍都行,但漲潮來得快,別為了捕捉美景,成了無人島的站哨兵。

行前注意事項
建功嶼潮汐資訊 https://goo.gl/iit4oq
金門版摩西分海

海面上的石板步道,為縣府於民國91年設置,退潮時,有如摩西分海的美景,比乾潮時間提早60-80分鐘,可以攜帶腳架,試著縮時攝影,但須注意自身安全。
牡蠣人(石蚵人或海上農夫)

慢步石板步道上,芬蘭藝術家打造了4個鋼鐵牡蠣人,代表著金門海上農夫(蚵民)與反登陸的軌條砦,成了拍照打卡地標,滿潮時,海水會淹至牡蠣人的腳部。
石蚵林

海上整片美麗的石蚵林,為金門保有的傳統養殖產業,是蚵民與大海互動的生活文化。
潮間帶

潮間帶,有著豐富又多樣性的生物,可以看見藤壺、招潮蟹、彈塗魚等,運氣好,可以發現活化石鱟。
建功嶼(登島)

民國38年,國軍做為W038據點的前哨站,與雄獅堡、延平郡王祠形成一道防守線,扼守浯江溪口、水頭港與羅厝漁港間的金烈水道。

雖然駐軍早已撤守,但是島上至高點的站哨處,成了遊客360度遠眺金廈的瞭望點。
鄭成功石雕像

高達9公尺的鄭成功石雕像,遙望著對岸的福建南安,與廈門媽祖石雕像,遙望著金門、台灣,成了一種對比的藝術文化。
公車路線:7A號、7B號
公車票價:普通全票12元、軍人/學生優待票10元、博愛優待票6元、縣籍居民憑票證免費。
發車時刻表 https://goo.gl/idJ5js
即時公車動態 https://goo.gl/KFoyRw
檢視較大的地圖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歡迎大家按讚加入臉書粉絲團,給傑瑞一個大大的鼓勵吧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