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歲時祭儀是原住民族每年重要的傳統節慶,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阿美族豐年祭、泰雅族祖靈祭、排灣族收穫祭等,各族各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,只要有機會一定要去體會。但有些祭儀並不完全對外開放,且也有許多禁忌,現在就跟著我們,一起來去布農族少數仍保有傳統射耳祭場的「初來部落」,揭開射耳祭的神秘面紗吧!

▌想知道更多相關旅遊訊息,歡迎追蹤按讚「傑瑞說到哪」
跟著布農族獵人上山走入初來射耳祭場!
初來部落就位於台東海端鄉海瑞村,是南橫公路通往關山、池上的必經之處。

途中還會經過南橫公路的起訖點「初來橋」,可欣賞兩側綠油油稻海與縱谷風情,景致十分迷人。

而初來部落胡家、王家兩大氏族,每年持續舉辦的「射耳祭」,可說是布農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祭典,約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,是一個以「射耳」來祈求農作及狩獵的豐收,也是訓練年輕男性狩獵技巧的成年禮。

因此在祭典舉行前,布農族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須上山打獵,之後把獵物耳朵割下來,佇立於射耳祭場的樹枝上,讓部落的未成年男孩子輪流向獸耳放箭射耳。

不過射耳祭場相當隱密,平時也被族人視為禁忌之地,所以參加祭儀時記得要尊重禮儀,像是女性不能進入祭場、祭場上也不能打噴嚏、不能放屁。

在祭場裡,可見到布農族男性穿著傳統服飾參加祭儀。

祭儀則隨著祭司生火祭槍祈福開始,過程有獵前槍祭、射耳、分肉以及祭骨儀式等。

其升起裊裊的狼煙,象徵著族人告知祖靈將舉辦射耳祭。

而震耳撼動人心的鳴槍聲,也藉以遙祭先人。


此外族人也會在祭場上輪流用弓箭射擊掛在竹竿上的獸耳。

年幼的小男孩則在成年兄長陪伴下學習射擊,以訓練他們日後成為狩獵的高手。

現場也會分肉給大家,且每個人都不能拒絕拿肉,大家必須一起把祭肉吃完,吃完才能離開祭場,且吃完的獸骨也不能帶離祭場。



之後在祭司祝禱下,大家把小米酒渣丟向樹上和獸骨,象徵將不好的東西留在祭場裡,同時保祐族人獵物豐收。


返回村裡前,過火儀式也會以雙手搓拭炭火,來去除祭儀上的穢氣。

隨後大家便不分男女老少,開始列隊等待祭師吹耳祈福,祭司會在大家耳邊吹了一口氣後祝福,直到所有的族人都接受到祝福為止。


接著部落耆老召集男性族人面對面、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大圓,唱出天籟般的八部合音,以祈求小米豐收。


隨後的讚戰功酒宴,便唱飲酒歌、宣揚自己的戰功和勇敢事蹟,也就是敘述自己獵到的戰利品。


而且布農族人非常忌諱誇大內容,一定要誠實報告,每喊一句,其他族人也會用熱烈的態度來回應。


最後部落將與大家分享禮肉,且每一個人被分到絕對不可以拒絕,不過吃不完可以帶著走!


另外也會準備豐盛的樹豆湯、小米飯和小米酒等,跟大家一同分享後,整個射耳祭便結束。



當然這次是透過部落遊程安排,在部落青年的深度文化導覽解說下,讓我們正確認識到布農族射耳祭的祭儀內涵。


還能跟著族人一起上山進入射耳祭場,親身體驗獵人文化的核心精神,深感不虛此行、回味無窮。

布農族的歲時祭儀:11-12月開墾祭(象徵一年的開始)、1-3月播種祭及除疏祭、4-5月射耳祭、6月收穫祭、7-8月嬰兒祭、8-9月初進倉祭、9-10月年終祭。
▌想知道更多相關旅遊訊息,歡迎追蹤按讚「傑瑞說到哪」
全站熱搜